校医院

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康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专栏 >> 正文

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时间:2024-06-18来源: 作者:阅读:

最近的河南每天都是热气腾腾,走在路上感觉自己就是一根快融化的冰棍。高温天气来临,很容易引发中暑。哪些人群需格外注意?中暑到底有什么表现?中暑后该如何正确急救?

中暑高危人群:

老年人自身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散热不好、出汗少,儿童、孕产妇及肥胖者耐热能力差,容易发生中暑。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中暑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应多补水(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长期在户外进行体力劳动的人在高热环境下工作大量消耗体力及体内水分,应并及时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锻炼大量出汗后,没有很好地补充水分,再从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到户外时,也容易中暑。

中暑的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口渴、多汗、四肢发酸无力等。

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体温明显升高。

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于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大量出汗仅补水者。患者意识清楚、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腓肠肌和腹部肌群痛性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

热衰竭:热痉挛持续发展脱水致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综合征,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表现低血压、体位性眩晕和晕厥、肌痉挛,体温升高,而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如精神错乱、抽搐、昏迷,同时伴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

中暑的急救措施:

首先,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尽快将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解开衣服散热,并评估患者神志是否清楚。

其次,用湿毛巾、冰水、冰袋进行全身降温。如有冰袋,可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以迅速降低患者体温。若患者出现抽搐、呕吐,应将患者处于侧卧位,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再次,如患者意识清楚,可口服淡盐水、功能电解质饮料等以补充水分,切记不能急于大口饮水,应少次多量补充水分。

对于重症中暑的病人,必须立即送至医院诊治。评估意识状态,若呼叫没有反应,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培训过的人员应及时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中暑的预防措施:

1.夏季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进行。如高温时驾车出行,离开停车场时切勿将儿童和宠物留在车内。

2.高温时应减少户外锻炼。如必须进行户外锻炼,则应每小时饮用2~4杯水或者电解质饮料。电解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因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3.夏天多食的蔬菜及新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甜瓜等的含水量较高,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4.如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饮料。

5.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摄入。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6.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7.尽量在室内活动,可使用电扇、空调等。

8.外出时做好防护:涂擦 SPF15 及以上的防晒霜,戴宽檐帽、墨镜或用遮阳伞。出行避开正午前后,户外活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栏目列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