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

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康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专栏 >> 正文

采茶踏青谨防蜱虫

时间:2024-04-03来源: 作者:阅读:

每年的4月份至9月份,是人们到野外游玩的大好时期,同时也是蜱虫的活跃期。在您拥抱大自然的时候,千万要提防身边潜伏的这个危险!一旦成为它的猎物,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什么是蜱虫?

蜱虫,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都是它的俗称。蜱虫属于螨目、蜱总科。它是一种吸血虫类,本身带有毒液,还携带了很多的病毒。蜱虫常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蜱虫通过叮咬和吸食宿主血液为生,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如黄豆大小。春季到秋季是蜱虫的活动高峰期。

蜱虫最常出没的地方?

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以及动物体表。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都可能会与蜱亲密接触,也有人在院子或社区里感染蜱虫的先例。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FTS )?

这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SFTSV)感染引起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俗称“蜱虫病”

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多在6~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肌肉酸痛、腹泻,少数有神志淡漠。体格检查常有单侧腹股沟或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触痛,较大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经带毒长角血蜱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

什么情况下怀疑可能感染了

在发病季节,发病前2周有蜱虫叮咬史或有过山区、丘陵及林地等户外工作、生活、旅游史,且无明显其他原因,出现发热,伴有乏力、明显纳差、肌肉酸痛、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等临床表现之一或多项者。

感染后应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被叮咬后如何处理?

蜱虫的嘴巴有倒刺,刺入皮肤后很难被拔除,如果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感染。

用镊子尽可能地贴着皮肤,最大程度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向上提拉,需要施加一定力量。不要因为暂时拉不动就猛拽,扭转蜱虫,可能会导致口器残留;重要的是要尽快去除蜱虫!清除蜱虫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

如在清除蜱虫后的2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请尽快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可能的蜱虫暴露史。

户外预防蜱虫

1.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起身之后应注意查找身上有无蜱虫黏附。查找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2.进入蜱虫栖息地应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针织衣物表面应尽量光滑,不要光脚或穿凉鞋。

3.外露部位最好涂擦驱避剂,如避蚊胺、避蚊酮等。

栏目列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