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

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康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专栏 >> 正文

猴痘是什么,大家一起了解下

时间:2022-08-24来源: 作者:阅读: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 Monkeypox virus , M PXV )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本病的病因是猴痘病毒感染。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两个分支。

猴痘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感染源。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孕产妇还可能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传播给胎儿。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症状通常持续2~4周,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和治疗并发症为主。

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并发症。

猴痘在一般人群中的病死率从0%~11%不等,在幼儿中的比率较高。近年来,病死率约为3%~6%,低于天花 (30%)。

猴痘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间隔)通常为6~13天,但范围也可以达到5~21天。发热、全身不适、疲乏、头痛、肌痛、背痛、淋巴结肿大是猴痘感染早期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皮疹。

猴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猴痘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病早期(持续0~5天),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有剧烈头痛,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酸痛和重度虚弱。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通常更集中在面部和四肢,较少累及躯干。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基底平坦的损伤)、丘疹 (略微凸的坚硬损伤)、疱疹 (充满透明液体的损伤)、脓疱疹(充满淡黄色液体的损伤)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癜痕,癜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猴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


猴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猴痘病毒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猴痘?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发热;全身不适、疲乏;疼痛:头痛、肌痛、背痛,有时有咽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皮肤化脓;皮肤淤血;神志改变;休克:可有烦躁、皮肤湿冷或发花、意识减弱或昏迷、尿量减少等表现;视力下降或完全丧失。

治疗: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体温高者,以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热,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发虚脱。

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使用镇痛药物。

并发症治疗:

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辅以维生素 A 等治疗。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保护气道等治疗。

心理支持治疗:

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给予心理支持、疏导和相关解释工作,根据病情及时请心理专科医师会诊并参与疾病诊治,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辅助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2~4周内自行痊愈。严重病例多见于儿童,并且与病毒暴露程度、患者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性质有关。猴痘的并发症可以包括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炎、脓毒症、脑炎以及角膜感染。

猴痘在一般人群中的病死率历来从0%~11%不等,在幼儿中的比率较高。近年来,病死率约为3%~6%。

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抓挠皮疹,如有皮损需注意皮损部位卫生并及时用碘伏等物品消毒;

本病病程略长(大部分患者需2~4周痊愈),需合理饮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异常(>37℃),需及时告知医生;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进口动物实施检疫,对宠物加强卫生防疫管理;

避免与感染者、野生或非常规渠道来源的啮齿类、灵长类动物接触;

不要购买和使用野味;

在照顾病人或处理动物时,穿戴防护衣服和装备,包括手套和外科口罩,并在进行这些程序后洗手;

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去该段时间内猴痘发病率高的地区;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栏目列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