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百虫出。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小虫子也活跃起来,常见的“肇事”虫子有隐翅虫、蜱虫、臭虫、螨虫、毛虫等。医院皮肤科接诊的各种皮肤病患日渐增多,很多人是被虫咬后皮肤出现红斑、脓包等各种皮炎表现到医院就诊的。人们一见小飞虫突袭,难免条件反射抡起巴掌随意拍打。殊不知,有些虫碰不得、有些虫拍不得、有些虫拔不得。不同的虫咬皮炎,会有不同的症状,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应该如何防护和应对吧!
隐翅虫咬伤人以后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痒、疼痛、溃烂、流黄水等症状。
隐翅虫主要是通过体内的强酸性物质,将皮肤灼伤而引起损害,这时最好要用清水或者肥皂水冲洗伤口,冲洗干净以后外涂皮炎平乳膏,炉甘石洗剂等,严重者及时就医。
隐翅虫喜欢高温,是腐食性、粪食性的昆虫,宿舍里面要是有垃圾什么的,就会出现。
不要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使侵入室内的隐翅虫无隐之处。
隐翅虫有趋光性,夏季需要夜间作业的,要安装纱门、纱窗,阻止夜间活动的昆虫(包括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隐翅虫的机会。
蜱虫,蜱螨亚纲蜱总科节肢动物。其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硬蜱寿命为几个月至1年,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5、6年。它栖息在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虫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蜱在叮咬吸血时多无痛感,叮咬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某些硬蜱和软蜱在吸血过程中涎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阻滞,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蜱瘫痪。
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应穿长袖衣服,衣服之间最好不要有什么空隙,衣裤之间要连得很紧,扎紧裤腿。
发现虫子的时候,也不要着急。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因为,它的整个头部都埋在人的皮肤里,就是把它拽出来,也只是把它的身子拽了出来,它的头部还在人的皮肤里。用手拍打被这个虫子吸血的皮肤的附近的地方,这样,虫子受不了震动会钻出来。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从口器旁钳住蜱,急速一拉以把蜱取出。或用烟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可对感染的局部喷灭蚤喷雾剂,蜱就会死亡,第二天即可除去。在出没区域定期应用灭蚤喷雾剂,保持该区域清洁。
对叮咬在皮肤上的“狗豆子”不宜强行拔除,可以向它身上滴一滴碘酊、酒精或乙醚等,或用香烟烘炙,使蜱自动脱掉,也可用针扎其腹部,使其自动脱落。
蜱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用肥皂水或重碳酸钠涂搽伤处,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要勤洗澡。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出汗,散发体味,这些味道可以很好的吸引蚊子来叮咬我们。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洗澡,及时消毒身体,保持皮肤干净清爽。
防蚊虫叮咬最好方法是物理防蚊虫叮咬,如睡觉时候挂蚊帐,出门时候穿长袖长裤衣服,护好裸露的皮肤。衣物虽不可遮挡蚊虫的叮咬,但是可以通过对体味的遮掩达到避开蚊子的效果。同时,户外活动最好穿浅色衣服。
不用含香味的生活用品。香味容易招惹蚊子,因此,使用香水、化妆品、面霜等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食用含有蚊子厌恶气味的蔬菜,让蚊子远离我们。可选择大蒜、含胡萝卜素的蔬菜。
被蚊虫叮咬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表现为叮咬部位,皮肤红肿、瘙痒、有抓痕。
避免蚊虫叮咬的主要方法有:
01在水杯里放入适当的糖,用开水冲好后放在离自己稍远处即可。
02蚊帐尽量不要用蓝色,蚊子喜欢蓝色。
03将生姜捣碎,再以小容器中将此容器至于身边,利用生姜发出的刺激性气味,有助于驱蚊。
04使用花露水、蚊香、灭蚊剂这类产品杀灭蚊虫。
再次提醒大家,出门到花草树木较多的地方,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若被蚊虫叮咬,不可任意抓挠,很可能造成皮肤破损,导致感染。保持冷静,采取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