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2025级的新同学们来师大学习!军训的号角即将吹响,挥洒汗水的同时安全防护不能少,军训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校医院医生特别整理了这份军训健康小贴士请同学们查收。
一、身体检查不能少
若你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癫痫等特殊疾病,或近期有骨折、感冒发烧等情况,务必提前向辅导员和教官报备,切勿隐瞒病情强行参训,健康永远比 “坚持” 更重要。有下述情况(之一)者,本人前往校医院(有既往病史者,请携带既往就诊病历或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就诊,经医师诊断确认方可办理免训证明。
1.患传染病正处急性期者(附诊断证明);
2.患病(住院)出院不久,正处恢复期者(附病历);
3.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者;
4.四肢畸形、骨折或骨折后恢复期内者;
5.患心脏疾病(包括曾患心脏疾病及入学复查心脏有异常的)、肺部疾病(如既往患过自发性气胸者等)(需提供近期住院病历);
6.其他正处于发作期疾病
二、准备充分
提前备好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袜子最好穿棉制运动袜,可垫软鞋垫减少磨脚,随身携带防晒霜(选择 SPF30+、PA+++ 以上的防水型,训练前认真涂抹,训练中也可按需补涂);准备好常用药品,如藿香正气水(预防中暑)、创可贴、碘伏(处理擦伤)、感冒药等,放在便携的小药盒里随身携带。
三、补足水分的科学方法
军训期间会大量出汗,要及时补充水分,补水需讲究方法,少量多次饮用,尽量喝温水或淡盐水,别一口气猛灌,也别用冰饮、碳酸饮料代替,不然容易刺激肠胃。
四、补充营养
三餐正常。注意补充高蛋白食品,如肉类、蛋类、奶类;多喝汤类以补充营养及体液。避免生冷和不洁食物。保证吃营养健康的早饭,不要空腹训练,避免低血糖引起晕倒。
五、不要硬撑
一般晕倒前身体会发出信号,比如站军姿时突然觉得眼前发黑、耳朵嗡嗡作响,或者额头冒冷汗、手脚发飘,这些都是身体在提醒你“快撑不住了”,这时候千万别硬扛,及时向教官报告休息,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六、按时作息
军训期间作息严格,每天清晨可能需要出操。提前几天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打游戏、刷手机,让身体提前适应规律的生活节奏,减少训练时因疲劳可能会引发的头晕、乏力等问题。
七、做好常见疾病预防
1.防中暑
中暑主要症状表现为:大量出汗、呼吸加速、心慌胸闷、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口渴、恶心、呕吐、肌肉疼痛、肌肉痉挛、体温升高、意识模糊不清、狂躁不安、惊厥、昏迷、休克、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心衰及呼吸衰竭而死。
预防急救要点:首先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扣,平卧,用冷毛巾敷头部,喝适量淡盐水补液降渴。及时报告教官接受治疗。
2.防运动性、低血糖晕厥
主要表现为:昏厥前有乏力、头晕、眼发黑、心慌、四肢无力、恶心、耳鸣、冷汗、脉弱、面色苍白等,军训过程中偶尔会有病例发生。
预防急救要点:三餐足量(训前30-60分钟进食为宜)。当有上述晕厥前兆出现时,应就地蹲下、平卧或向身边同学、教官求救,以免晕倒后意外跌伤。发现有学生昏厥立即平卧或头低位,解衣领、松腰带并抬高下肢,同时向医护人员呼救。
3.感冒
军训结束后切勿贪凉、洗冷水澡,避免引起感冒。刚结束训练时,浑身毛孔还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千万别图一时凉快就冲冷水澡或用冷水直接冲头,冷水的刺激会让毛孔突然收缩,不仅容易把寒气逼进体内引发感冒,还会影响血液循环,让身体里的热量散不出去,反而可能觉得更闷热。也别突然钻进空调房,避免温差太大引发身体不适。温水澡可以缓解疲劳。
4.急性胃肠炎
过度疲劳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此时如不注意饮食、休息或出汗后大量饮凉水均可致急性胃肠炎。另外,训练后补充能量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可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既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又不会给肠胃带来太大负担。
5.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训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以韧带(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多见。主要症状表现为:损伤局部肿痛、淤血、关节积液或血肿,活动严重受限。训练前的热身环节千万不能省,要跟着教官认真活动关节,减少突然剧烈运动受伤的概率。做踢正步、站军姿这些动作时,注意膝盖等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发关节磨损,如果感觉关节有刺痛感,或者肌肉抽筋,要立即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拉伸,如果情况没有缓解,一定要及时告知老师和教官。
6.晒伤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易造成日光性皮炎,使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局部瘙痒和烧灼痛。要是白天在太阳下晒得久了,皮肤可能会发红、发烫,甚至有点刺痛,这时候可以用干净的冷毛巾轻轻敷在晒伤的部位,帮助皮肤降温舒缓。之后再抹上专门的晒后修复乳液,或者温和的保湿面霜来修护我们的肌肤,千万不要去抠挠发红的皮肤,以免破皮感染。
军训可能会比平时的学习生活更加辛苦,但请保持乐观的心态。希望同学们既能在军训中收获坚韧与友谊,也能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上。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完成军训,以健康的体魄和昂扬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