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

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健康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专栏 >> 正文

体重管理:不止于瘦,更在于健康

时间:2025-10-07来源: 作者: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卫健委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明确要求:到2026年实现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肥胖率年均增幅下降10%。这意味着,科学减重已从个人健康升级为国家战略。

  •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

  •              一、正确认知,重在预防 

  •              二、终生管理,持之以恒

  •              三、主动监测,合理评估

  •              四、平衡膳食,总量控制

  •              五、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              六、良好睡眠,积极心态

  •              七、目标合理,科学减重

  •              八、共同行动,全家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在得到持续改善,同时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而超重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加强干预。  

一、正确认识肥胖  

肥胖的判断标准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腰围(WC)  

中心型肥胖前期: 85 cm≤成年男性(WC)90 cm  

80 cm成年女性(WC)85 cm  

中心型肥胖: 成年男性(WC)90 cm  

成年女性(WC)85 cm

二、认识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儿童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消瘦与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骨量下降等相关,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三、体重管理目标  

健康减重:BMI 正常范围为18.5-24 kg/m2,需结合体脂率、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综合评估。避免快速减肥,进行可持续性减重,推荐每周减重0.5-1公斤,减少肌肉流失和代谢损伤。  

四、体重管理三大基石  

1、饮食管理  

蛋白质(25-30%):鸡胸、鱼、豆类,增强饱腹感,保护肌肉。  

碳水(40-50%):选择全谷物、低升糖指数食物(燕麦、糙米),少吃精制深加工食品。  

脂肪(20-30%):坚果、橄榄油、深海鱼,减少反式脂肪。  

控量技巧:使用小餐盘、使用APP记录饮食。  

2、运动管理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每次至少进行3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次运动。  

   力量训练(如哑铃、自重训练):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每周2-3次。  

   日常工作中:多走路、站立办公,避免久坐不动。  

  注:中等强度通常为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40%-59%的水平,即运动时靶心率(次/分)=(220-年龄)x40-59%。  

3、行为与心理  

  习惯养成:固定进餐时间、睡眠7-9小时(缺眠易致饥饿感增强)。  

  压力管理:皮质醇升高会促进脂肪囤积,可通过冥想、社交缓解。  

  避免极端节食:易引发暴食、体重反弹。  

五、体重管理的方法    

1、定期监测,实时记录。  

合理并正确地使用“一秤一尺一日历”(即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  

2、平衡膳食,总量控制。  

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长期坚持,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应降低每餐的能量摄入,少吃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规律饮食、控制进食速度、避免暴饮暴食等也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  

3、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长期坚持科学运动,有利于体重的保持和体成分(人体的构成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的改善。  

有氧、抗阻、高强度间歇运动均有助于控制体重。适度中高强度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  

尝试运动多样化,可设置专门运动时间,也可把生活、娱乐、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如上下班路上多步行、骑车,工作时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时常做伸展运动、工间操,减少久坐时间等。  

4、良好睡眠,积极心态。  

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不同年龄阶段建议睡眠时长有所不同,应当参照相关标准保持良好睡眠。  

体重还与人的心理状态相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六、营养饮食基础知识    

1.能量:成年肥胖症患者每日能量可按15~ 20kcal/kg供给,此能量水平大致相当于正常能量的70%左右。  

2.蛋白质:对于各类肥胖症患者,在降低能量的同时,应供给充足蛋白质。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蛋白质1.0~1.2g。同时,保证优质蛋白占总蛋白量的50%以上。  

3.脂肪和胆固醇:对于肥胖症患者,应限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脂肪产热比例应控制在25%~30%。对于血胆固醇处于正常范围的肥胖症患者,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300mg以下,对于已有血胆固醇增高的患者,膳食胆固醇应控制在每日200mg以下。  

4.碳水化合物:对于肥胖症患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其产热比例控制在50%~60%。  

5.膳食纤维:对于肥胖症患者,在胃肠道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摄入膳食纤维应达到30g或更多。其中,应特别强调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故可选用麦麸面包、魔芋制品、果胶、海藻制品等食物。  

6. 钠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4g以内。  

   

   

   

栏目列表
热门点击